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正文

班级微信群公约_学校班级群公约

更新时间:2025-05-13 02:51 阅读量:47

    为方便大家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,知晓孩子学习情况,交流教育管理经验,搭建教师家长交流平台,我们构建该群,为更好发挥班级群的正能量作用,我们制定如下公约,请群成员共同遵守:

一.群成员不发与学生教育管理无关的信息。

二.非公共性信息,不得在群内发布,防止信息泛滥,重要信息被淹没。

三.群成员群内交流请使用礼貌用语。

四.不发影响班级团结氛围的内容,发言要言简意赅,严禁在群内争吵!

五.为不影响群内家长及老师的正常生活,能个别询问的问题一律不在群内聊。

六.该群不发微信红包、集赞、拉票、募捐等活动链接。

七.不盲目攀比,不炫富,吐槽有损孩子身心健康的内容,积极发挥正能量。

八.不发涉及人身攻击的内容,不发涉及谣言,病毒的链接。

九.作为孩子班级成长交流群,群内互动时间:7:00--22:00。

老师上课时间不上微信,不能接听电话,理解老师的延迟回复,以免影响教学。教师发布明确需要回复的通知,请家长回复确认是否收到,以免错过重要信息。感谢所有群内家长的的理解支持与配合。

我们的目标是:努力和家长朋友们幸福陪伴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
《班级微信群教师公约》

    教师应明确自己在群中的角色和责任,作为教育专业工作者,应该在群里起到价值引导和关系协调的作用。努力做到“五要”“十不”。

“五要”是:一要符合教育方针和政策;二要注重实效,提高工作效率,尽量减少信息往来次数;三要传递正能量;四要文明有礼,不滥用私人化表情;五要规范严谨,所发信息一定要确认无误后发布。

1、不得发布涉及学生、家长隐私的信息;

2、不在群里公开批评个别学生、公布成绩或排名等,建议单聊,要有技巧、有艺术地表达。

3、信息发布依紧迫性而定,尽量在工作时间内,切实保障广大学生、家长的休息权利。

4、不得组织家长征订教辅资料、电子产品等有价物品;

5、不得组织家长和学生参加网络投票、积赞、发红包;

6、不得发广告、买卖信息、众筹等与孩子成长无关的信息;

7、不能利用班级微信群让家长承担职责以外的工作。

8、未经教育局许可的求助、慈善、募捐等活动信息不要发。

9、不得与家长发生争执。当家长在群内出现负面情绪时,应予以耐心劝导疏解,并采取有效方式予以解决。

10、不得无故将家长“踢”出群。

  《班级微信群家长公约》

家校联系群的主要职能是用于教师发布通知和家校信息交流沟通,请家长们做到:

1、实名入群:班级群成员以实名加入,形式是“学生姓名+称谓”,便于查找和管理;

2、理性发言:及时阅读信息,不随意跟帖刷屏,不发布与家校联系无关的信息、言论,更不得做聊天使用。

3、沟通方式:和谐相处、团结互助是沟通之道。不利于大局稳定的话不讲。有意见时,采用私聊方式直接联系相关教师,必要时可与教师协调好时间当面沟通,不在群中发布带有煽动性、过激性的言论。准确定位:小事私聊解决,紧急情况电话沟通,重大问题当面协调处理。

4、不得发布广告、拉票、求赞、游戏等信息。

5、不得发布他人隐秘信息。

6、理解老师们不能在工作时间随时回复信息。一有空闲,会尽快回复。